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组织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特别是疫情防控常态化要求下,充分展现青年学生的奉献精神和专业担当,7月10日起,我校2020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全面启动。
本次社会实践以“绽放战疫青春·坚定制度自信”为主题,实践形式包括参观考察、学习体验、调查研究、宣讲报告、政策宣传、艺术创作等。根据疫情防控工作要求,鼓励同学创新实践方式,不聚集不扎堆,不跨区域流动,在确保自身健康安全前提下,灵活采取线上、线下方式进行。
青春筑梦湿地,行动守护生态
7月12日,我校徐秀娟黄海湿地保护志愿者协会组织多名志愿者前往江苏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进行了为期一周的“青春筑梦湿地,行动守护生态”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本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得到了盐城市申遗办和黄海湿地研究院的大力支持,共青团江苏省委高校工作部部长付建龙、盐城团市委副书记周舫亲自到场指导,并对此次湿地保护志愿者行动给予充分肯定。江苏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党组书记陈志会详细介绍了盐城湿地文化内涵,校团委负责同志陪同。
如何让保护湿地的声音传得更远?实践团队成员顾红楠从盐城市申遗办、黄海湿地研究院获取大量申遗素材,与志愿者们一起制作PPT和视频。“每年冬天,总会有成千上万的丹顶鹤跨越漫长的距离,来到盐城过冬。这是因为我们盐城有亚洲大陆边缘最大的海岸型滩涂湿地,极适合丹顶鹤以及其他的候鸟群栖息。这片湿地叫做黄海湿地,在去年成功申请了世界自然遗产。”顾红楠借助PPT向盐城市亭湖新区初级中学的学生们,图文并茂展示黄海湿地风采,介绍黄海湿地申遗成功的过程、挑战和带来的机遇,普及世界遗产理念,畅谈青少年在保护世界遗产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
通过此次暑期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们深深地感受并体验到了浓郁的世界遗产文化、湿地历史文化、乡村民俗文化及候鸟文化,对于增强公众保护自然资源、保护世界遗产的意识,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外国语学院王秀莉)
乡村振兴我先行•青年实践筑梦旅
——建筑学子富安古镇文化调研及艺术创作
为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发挥学科专业的特色和优势,聚焦热点、主题并与专业实践紧密结合,7月5日起,土木工程学院建筑学暑期社会实践团前往盐城富安古镇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富安古镇位于江苏省盐城市最南端,地处南通、盐城两市交汇处,是江苏省重点中心镇。拥有着悠久历史的富安,早在唐朝大历年间就已建制,历经千年的发展,到了明代,富安成为闻名天下的“淮南中十场”盐场之一,且有“天开八景,地冠十场”之美誉。被评为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实践团结合专业特色,从“访——寻根探源解民情”“绘——看古鉴今绘蓝图”“测——分析构造护古建”和“宣——古新结合促新农”四个方面对富安传统古镇进行考察调研。团队成员首先对富安古镇当地居民生活状态进行走访调研,志愿者寻访长期居住于此的乡民,详细了解古镇发展历史与当下面临的问题。此外,实践团成员结合自身专业知识,运用专业技术手段对当地民居环境进行现场检测,深入思考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设计的异同以及其相互融合发展的方式。他们还对特色小镇进行深度剖析,选取具有特色的村落一角,拍摄、手绘一幅作品,将富有特色的传统建筑的结构特点、风格规律等描绘出来作为当地的旅游纪念品,助力地方旅游业发展。
“我们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服务广大父老乡亲,将理论联系到实践,不仅增强了我们的社会实践能力,也提升了专业知识运用的能力。通过此次实践活动,我们真实感受到了传统建筑的空间感,为今后的建筑学专业学习提供了更多的参考与帮助。”实践团团队成员徐竹宣同学说道。
(土木工程学院李宝)
汽车工程学院开展“新能源汽车发展调研”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为了了解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现状以及未来前景,汽车工程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在专业教师陈玉炜的带领下,前往位于盐城市亭湖区江苏沿海新能源研究院进行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项目调研。
团队成员围绕民众对新能源汽车的了解程度、内心顾虑等方面,在周边社区进行随机采访、问卷调研。通过调研发现,大多数民众由于受到早年间我国的小型代步车和普通电动车的影响,对于新能源汽车电池的续航能力仍持怀疑态度,同时,电池的安全性也是民众关注的重点之一。
随后,团队成员在陈玉炜老师的带领下来到江苏悦达摩比斯新能源电池有限公司开展调研。当团队成员向公司相关人员反馈调查问卷中民众所关心的问题时,公司人员说:“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并不同于传统理解上的电瓶车上的铅酸电池。通过行业技术发展,一次充电完全可以满足日常出行需求。而安全性能如今的确是国家及行业重视的一个重要方面,这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程,我们也将持续努力。”
在长三角新能源汽车研究院,团队成员们亲身体验到了燃料电池系统及测试、材料成型等先进机器。在相关负责人的讲解下,成员们了解到一台看似普通的测试机器对零件进行若干倍的放大以及测试,激起了同学们投身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动力。
(汽车工程学院孟昕)
经济管理学院社会实践团队走进兴化桃花缘种植基地,探索农村经济发展
为深入了解调研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农业生产工作的影响、助力乡村经济发展,经济管理学院“调研农业发展,聚焦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团来到兴化市沈伦镇的桃花缘水蜜桃种植基地,就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对农业生产工作的影响进行深入调查。
7月23日上午,实践团成员来到兴化市沈伦镇柏九村村支部,与柏九村村干部崔俊林进行了交流沟通,成员们了解到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对柏九村农业发展和农民收入造成了较大影响。受交通物流中断和人员不外出的影响,收购商大幅减少,当地蔬菜、水果等均出现滞销,这些农产品在销售季无法卖出,质量下降和腐烂造成了生产者的直接损失。
随后,实践团队成员来到沈伦镇桃花缘水蜜桃种植基地,通过面对面采访以及问卷调查相结合的形式,针对桃花缘种植基地今年疫情期间水蜜桃的产量、销量、销售渠道等数据,与当地果农以及种植基地负责人进行了交流。“今年我们的产量和往年差不多,但由于疫情影响,再加上最近的恶劣天气,我们今年到现在的销量都没有去年的四分之一!”种植基地负责人向实践团成员说道。
调研走访结束后,实践团成员对收集到的数据、信息进行归纳总结,通过视频会议的方式和团队成员展开积极讨论,就水蜜桃销量呈下降趋势的原因以及如何帮助种植基地增加销量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同时,团队成员还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对桃花缘种植基地的水蜜桃进行广泛宣传,为增加水蜜桃的销量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时期,我们深知青年人更应该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尽自己的努力助力农村农业发展。”实践团队长吴厚祯说道。
(经济管理学院张成联)
海生学院开展“科技支农,情系虾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近日,海生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来到盐城市射阳县,开展以“科技支农,情系虾蚕”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海生学院海洋系主任吕富教授带领社会实践团队全体成员参加活动。
实践团成员首先来到江苏孝丰农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参观该公司的养殖基地,并与该公司签订社会实践基地共建协议。随后,小分队跟随吕富教授来到了当地养殖户的家中,与养殖户交流水产养殖经验,为养殖户答疑解惑。吕富教授和实践团成员还向养殖户推广虾蚕混养技术,这技术解决了困扰养殖户多年的水质变差和农药残留问题,增加了养殖户的综合经济收益。
通过此次社会实践活动,同学们对水产养殖的认识进一步加深,尤其是吕富教授的对虾混养技术更是给同学们带来了启发。海生学院将以江苏孝丰农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提供的实践平台为基础,不断促进校企人才交流和技术合作,实现学习和实践相结合。
(海生学院周桂楼)
环境学院开展“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主题社会实践活动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中勇敢作为,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组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暑期社会实践团,开展“美丽中国”环境调研实践活动。
实践团成员分别前往盐城市区、阜宁县、响水县等,实地考察、走访江苏益康环境检测有限公司、江苏科易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江苏中创清源科技有限公司、江苏鑫泉环保材料公司和响水县宝龙纺织有限公司等在污染防治工作取得良好成效的企业单位,深入了解其在污染防治方面遇到的关键性难题以及解决办法,并撰写调研报告。
同时,实践团成员利用环境专业学科优势,向企业单位宣传相关法律法规、介绍相关政策和技术,提高企业对污染物排放等问题的重视,积极传播环境保护知识和生态文明理念。另一部分实践团成员走进盐城周边小区开展问卷调查,发放宣传单,向居民宣传环保理念,用学习到的知识为居民日常生活中的环保出谋划策。
实践团成员张燕说,“此次社会实践活动,让我们看到了不可忽视的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问题,也对美丽中国建设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我们应更加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环境学院沈丹)
人文学院开展“海盐含情,文创有意”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7月14日,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海盐含情,文创有意”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来到前往中国海盐博物馆,开展以“海盐含情,文创有意”为主题的暑期实践活动。
实践中,实践团了解了海盐生产、制作、运输及管理方式的变迁,感悟了海盐文化。实践团还走访了海盐文化研究者和文创设计专家,听他们讲述制盐工艺、创作故事、名人轶事,并在专家的解说下,近距离欣赏盐雕工艺产品。
调研结束后,实践团集体创作了诗词《鹧鸪天·盐公》,以致敬辛苦劳作的盐民。全词意境开阔,语言清新,生动传神地描写了盐民的生活环境和制盐过程,旨在赞扬盐民吃苦耐劳、奋发图兴的劳作精神,并呼吁盐工学子传承海盐文化精神,将海盐文化发扬光大。
通过此次实践调研活动,实践团成员感悟了海盐文化,增强了自主创作能力、理论联系实践能力,这对实践团今后投身文化创意设计研究具有积极的意义。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于利)